迎接第32个国际残疾人日,大连这些活动火热开展

2023-12-08

12月3日

是第32个国际残疾人日


今年的主题为“采取统一行动,为残疾人并联合和依靠残疾人挽救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我市各级残联、残疾人专门协会、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等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在全社会营造尊重残疾人、关爱残疾人的浓厚氛围。


自立自强
融入社会实现梦想

图片


图片


图片


12月3日下午,“听,这是我的演唱会”公益助残活动在中央大道吾悦广场举办,此次活动由市残联、市慈善总会、中国狮子联会大连代表处联合支持,艺师传媒、市智协等联合承办,多家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共同参与,集中展示了心智障碍者和残疾青年的文化艺术成果。非洲鼓、手语舞蹈、合唱等精彩的演出获得阵阵掌声,心智障碍孩子们用艺术传递心灵的热浪,向所有爱心助残人士表达着感激之情。此次活动唤起全社会对残疾人“康复+融合教育+就业”的共同关注,推动普特教学生共融活动,助推残疾人就业、实现自我价值的梦想,鼓励更多的残疾人积极融入和参与社会生活,共享改革发展与社会文明成果。


图片


图片

12月1日上午,市残疾人服务中心在和平广场小鸡哆哆剧场举办了“用心培育 静待花开”2023年康复教学训练成果展演,听障儿童及其家长等6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中,孩子们生动有趣的表演征服了在场每一个人,掌声阵阵,欢笑不断。家长拍摄剪辑的视频展现了孩子们的进步。长期以来,市残疾人服务中心坚持不懈走高质量康复教学训练服务之路,与社会各界共同助力孩子们的成长。2023年,在听障儿童康复教学训练服务的基础上,积极拓展智障、孤独症儿童康复教学训练服务,努力满足各地残疾儿童及其家长的康复需求,为他们能更好地融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11月27日,“自立自强 精彩绽放”大连市智力残疾人基本生活技能比赛成功举办,来自区市县近百名智力残疾人参赛,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大学生志愿者提供全程志愿服务支持。本次活动共设立叠被子、叠衣服、钉扣子、系鞋带、穿衣服、洗手帕六个比赛项目,比赛过程中还穿插了孩子们精彩的文艺表演。此次活动给智力残疾人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使他们收获满满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多方联动

汇聚社会助残力量


图片


图片
▲摄影李传报


12月3日,西岗区在白云街道举行残疾人辅具服务站落成启动仪式,标志着大连市首个街道级残疾人辅具服务站正式启用。该站由西岗区残联、白云街道、社会爱心企业三方共建而成,驻站的大连市残疾青年协会志愿者服务队以“轻残助重残”自助互助服务为残疾人提供全面、温馨、个性化的服务,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大连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特别为本站捐赠5台轮椅。


据了解,西岗区残疾人辅具服务站位于白云街道天池社区,配备有轮椅、拐杖、坐浴椅、坐便器、助行器、助视器、读写板等7大类常用辅具。这个综合性服务平台不仅提供辅具租赁、辅具使用训练、辅具评估、辅具维修服务,还涵盖了智能家居无障碍展示、扶老助残上下楼服务等多项功能。站内的“扶老助残,以借代买”辅具借用服务,既减轻了残疾人、老年人的生活负担,又有效提升了辅具的有效利用率。“轮椅代步,生活无界”轮椅上下楼服务和礼帽专车专项服务业务,打通了特殊困难群众康复和出行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同日启动的还有西岗区人民广场街道位于北岗社区的残疾人辅具服务站。西岗区残疾人辅具服务站的成立,推动了全区辅具服务的高质量发展,开创了大连市基层残疾人辅具服务的新形式新局面。


多措并举

残疾人就业有人帮


图片


图片


图片

12月3日,由大连市残疾人服务中心主办,大连承驰传媒有限公司、大连市聋人协会承办的“聋人电商创业、交流、合作会议暨大连市聋人电商带货大集”活动在大连承驰传媒有限公司电商基地举行。本次活动旨在提升广大聋人朋友的电商经营能力,增加就创业机会。活动中,聋人朋友积极交流电商创业感受和经验,热烈洽谈电商合作。活动中,爱心企业还为聋人朋友捐赠了免费滑雪门票和纪念品。



今年以来,市残联按照实现全市残疾人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工作目标,扎实推进各项残疾人就业工作。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稳步开展,安排工作人员一对一对接,深度挖掘岗位,推荐有求职意愿毕业生实现就业,毕业生调查率和一人一策服务率达到100%,已推荐就业42人;全面开展残疾人就业服务,市区两级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继续开展“走访拓岗促就业”工作,全市共走访用人单位近200家,全市实名制新增就业近2000人,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残疾人就业服务“四个一”行动,筛查出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残疾人721人,测评率达到100%;残疾人就业人数认定工作圆满完成,审核通过各类用人单位3246家,安置残疾人就业13793人。下一步,通过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残疾人专场招聘会、线上送岗位、就业促进日、就业心理帮扶、职业能力测评、惠企惠残政策宣传等系列活动,为更多的残疾人朋友提供就创业平台,畅通就创业渠道、落实好各项惠残就创业政策,全力做好新时期我市残疾人就业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我市还出台了全省首个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资金扶持政策,将惠及大连市2.5万名就业特殊困难残疾人。



你知道应该如何正确称呼残疾人吗?
图片

中国残联发布了《关于在宣传报道中规范残疾人及残疾人工作有关称谓的通知》,为我们规范称谓提供了依据,让我们一起学习一下吧。


1. 建议使用“残疾人”这一法定称谓,“残障人士”等残疾人乐意听到的称呼也可酌情使用;


2. 与残疾人对应的是“健全人”,不用“正常人”来对比;


3. 注明身份时,只打职务、通用称谓即可,类似“北京市民XXX”,无需强调残疾人身份;


4. “残疾人”就是一个群体的概念,不必再用“残疾人群体”这样表述;


5.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或简称“中国残联”,不用“中残联”;


6.称“残疾运动员”“残奥运动员”,一般不称“残疾健儿”“残奥健儿”;


7. 称“孤独症”,不用“自闭症”;


8. 可称“盲人”或“视障人士”,禁用“瞎子”等贬损称谓。


可称“聋人”或“听障人士”,一般不用“聋哑”等称谓。


可称“肢体残疾人”或“肢残人士”,禁用“瘸子”等贬损称谓。


可称“言语残疾”或“言语障碍”,禁用“哑巴”等贬损称谓。


可称“智力残疾”或“智障人士”,禁用“傻子”“弱智”等贬损称谓。


可称“精神残疾”或“精神障碍”,禁用“疯子”等贬损称谓。


9. 目前我国已从“无障碍设施建设”慢慢向整体“无障碍环境建设”过渡,因此提到无障碍时,可多用打造“无障碍环境”等表述。


10. 英文翻译时,残疾人多用“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PWD)”。




阅读23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