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具 |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2023-12-01

10岁的小童童因早产导致痉挛型脑瘫,肢体残疾一级,虽然两年前通过手术缓解了痉挛情况,但她的整体肌力较差。


辅助器具能够补偿或改善残疾人的身体功能,增强他们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辅助器具产业发展的政策,北京市积极落实相关政策,出台了相关实施方案。在这一政策背景下,2020年12月,北京市无障碍环境建设促进中心开始通过专业团队为小童童进行辅具适配。


适配之前专业人员对小童童进行了包括原有辅具使用状况、肢体功能、使用环境等在内的全方位评估后给出的适配方案为,适配自驱式儿童定制轮椅、护理用品(包括纸尿裤、尿垫)两件辅具。适配辅具后,专业人员针对小童童上下轮椅、自主驱动、轮椅转移等技巧,以及护理用品申请周期及使用方法进行了使用指导。


定制轮椅适配仅3个月后,经过3次回访,专业人员发现以前性格内向孤僻、不愿意与外人交流、需要家长抱着上学的小童童变得性情开朗、乐于沟通,能够独立驱动轮椅上学,也愿意参与文体活动了。


跟踪适配 助学圆梦


小童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身体发育快,辅具需要适应身体的发育。于是,2022年3月,北京市无障碍环境建设促进中心对小童童进行了第二次辅具适配。


经过第二次评估,专业人员发现自驱式定制轮椅的使用进一步增强了小童童的肌力,她的上肢力量改善明显,而且能够实现独立站立和独立转移,每日使用轮椅时间达5~8小时,也有较强参与社会活动的意愿。但是由于生长发育较快,1年半前定制的轮椅座宽、座深变窄,乘坐不方便,也因姿势不良易影响到骨骼发育。结合小童童自身的愿望,评估专业人员建议适配儿童运动生活轮椅,既有利于身心发展,也能较好地锻炼身体功能。


随着小童童的年龄增长,照顾她如厕、洗澡等日常生活负担越来越重,家长希望辅具能够帮助小童童独立完成日常生活。以前小童童如厕需要家人帮助,根据环境评估、轮椅马桶间转移模拟,评估专业人员发现小童童左手支撑能力相对较强,建议在马桶左侧安装带支脚的折叠扶手,提高她的生活自理能力。以前小童童洗漱时,因为轮椅无法贴近洗漱底柜下沿,身体需要前倾,导致坐姿平衡不稳。评估专业人员建议对洗漱底柜下沿做圆弧处理,让轮椅前轮能进入底柜,以便童童能够完成独立洗漱。此外,评估专业人员还对童童家庭卫生间进行了环境评估,建议安装T型扶手、配置洗浴椅,以满足孩子独立洗浴的需求。总之,评估专业人员对小童童的身体功能及环境进行第二次综合评估分析,建议适配儿童运动生活轮椅、洗浴椅,同时进行安装马桶扶手、洗手池柜体改造、安装洗浴扶手等居家无障碍卫生间改造。


标准的操作流程能够有效避免洗浴过程跌倒摔伤风险发生。因此二次适配完成后,评估人员针对新轮椅使用技巧进行了演示及使用训练;指导如何通过使用扶手完成轮椅、马桶间的相互转移,扶手使用后如何收纳等操作;指导童童进行从轮椅移乘到洗澡椅、抓握扶手实现站或坐的姿态保持。


适配运动生活轮椅后,小童童的运动功能进一步得到了增强,肌力、活动度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改善,据小童童妈妈反映,小童童穿衣服的速度都比以前快了很多。通过将近3年的跟踪适配,小童童已经能够很好地融入到普通学校环境中去了。


接下来,北京市无障碍环境建设促进中心将依据小童童的身体发展情况、功能康复情况,组织评估师在合适的时间进行第三次入户评估,关注助行器和肘拐是否适合小童童使用,如果能够使用助行器和肘拐代替轮椅,对于她来说将是巨大的进步,这也是辅具适配努力的方向,更是辅具的价值所在。


2016年,北京市残联为推动辅具补贴政策实施,建立了“北京市残疾人辅助器具综合服务管理平台”,截至目前在55.8万持证残疾人中,已有42万人申请了93万件辅具,其中在校学生16805人,政府总补贴资金5.45亿。小童童是其中之一。


辅助器具能够补偿或改善残疾人的身体功能,增强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能力。在辅具适配的过程中要避免“贵的即好的”的认识误区,认识到最合适的辅助器具才是最好的,不是最贵的、最新的就是最好的。


辅具适配 适合最好


在为残疾人进行辅具适配的过程,笔者有几点体会。


首先,辅具政策的支持,减轻了残疾人家庭的经济负担,残疾人也实实在在享受到了实惠,对他们的生活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加快建立辅助器具社会保障制度,积极把辅助器具服务纳入到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中予以推进,同时开创并做好互联网+辅助器具服务新模式,做到残疾人与辅具供需直接对接,切实打通服务残疾人“最后一公里”。


其次,要更加注重辅具评估适配服务。辅助器具服务工作包括辅具资讯、评估适配、回访等内容,其中评估适配是辅具服务的核心和灵魂,是专业化服务要求最高的一个环节。本案例中,辅具评估专业团队从一开始就介入,通过近3年的专业跟踪服务,服务对象的成长与进步体现了辅具服务专业性的重要程度。


再次,最适合的辅具才是最好的。案例中家长在选轮椅初期,一直都在咨询什么样的轮椅推起来轻便、方便携带等,从未想过让孩子自己去驱动轮椅。经过评估人员建议,家长和孩子的想法都发生了改变,认识到自主驱动不仅能够激发孩子的主动锻炼,更能提升孩子融入社会和交流沟通的能力。实践证明最合适的辅具才是最好的,而不是最贵的最新的是最好的。


第四,要注重融入ICF(《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理念,与国际接轨。ICF强调辅助技术在康复后期的重要作用,及通过创建无障碍环境来发挥残疾人潜能为社会做贡献。本案例中,服务对象借助辅助器具参与学校活动、通过居家无障碍环境改造提高了生活自理能力,身体功能补偿、环境改造、社会支持成就了案例中乐观、积极、阳光的孩子,这就是国际先进理念的现实体现。


来 源:北京残联、中国残疾人杂志社(ID:zgcjrzzs)


阅读16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